11年摄影培训经验

8000+摄影培训学员收益

摄影培训咨询电话:

18037800806

服务热线 / Service Hotline

18037800806

中国 • 河南 • 郑州

二七区陇海路紫荆山路交叉口方圆创世A座1802

电话:18037800806

微信:18037800806

邮箱:710767125@qq.com

摄影师的视觉表现要素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26 17:12:18

各种视觉思维都有各自独特的工具。利用眼睛进行观察;依靠记忆进行想象;利用好的视觉设计清晰地表现主题。 


    摄影师从事两种设计——题材中他观察的图案设计和拍照时安排题材所创造的图案设计摄影师细心观察题材,不但知道了题材表现什么,还认识到了题材的设计如何创造了这一表现形式。然后,他利用完美的构图来衬托题材的自然或内在的图案设计,从而清晰地反映主题。假如照片设计合理,能使你欣赏到题材的自然设计和省悟到题材的表现意义。你是很自然地获得这种感觉,不会被不必要的细节分散注意力,得出错误的结论。


    假如你能恰当地用好摄影材料,造型精美的汽车或设计精美的摄影艺术作品的话,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质量低劣的摄影材料(过期的胶卷、不正确的曝光和不合要求的操作)尽管不会改变照片的设计规格,但会影响设计中应起的作用,就象一个瘪轮胎影响设计精美的小汽车运行那样。所以,应切记仅凭摄影器材不会自行产生好的视觉设计,但要发挥视觉设计的作用则需要重视和熟悉摄影材料和技巧等方面。


    简言之,这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有效地表现取决于完美的视觉设计;而完美的视觉设计又依赖于细心观察,丰富的想象以及对摄影器材和技巧的合理运用。


    设计与修饰润色不应加以混淆。它们之间有着重大区别。修饰是虚饰或附加的人为润色,像好的设计那样,修饰使人悦心赏目,也会使人的注意力引向游离主题之外,完美的视觉设计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照片的主题或目的上,这是表现形式不可缺少的。


    由于人们极易用自己溺爱的东西修饰照片,从而模糊主题,摄影者应十分敏锐地识辨这些现象。例如,桌上的花有必要摄入母亲肖像吗?花究竟是否能表现母亲的重要性格?花是削弱母亲深情的目光?花是视觉设计的基本要素吗?一个真正设计合理的照片,只有在花能增加画面的必要平衡或说明了母亲的某种性格,才能把花纳入画面之中。


    考虑视觉设计时,一定要牢记照片的主题。只有这样,你才能选择与主题有关的题材,以突出主题为目的,来恰当安排题材。完美的视觉设计是基于这样的信念上:(1)主题是你想要表现的;(2)题材的自然形象能够表现主题;(3)摄影者的视觉设计或构图应烘托题材所表达的形象,从而更清晰地表现出主题。


1.视觉设计的要素(A)


形式    ’


    摄影有两个基本设计要素——形式和颜色,是所有视觉表现形式依赖的要素。形式和颜色都是光造成的。让我们先从光开始说吧。


光线


透视感。在黑白或单色照片中,形式是影调的对比一一光强度。如有两种或更多的颜色出现时,则颜色对比有助于体现形状质感和其它要素。本章阐述了如何有效地组织形式要素。  (视觉设计的另一基本要索颜色将在下章讨论)


    形式要素受到光质和光线方向的影响。光质与光线强度或光线柔和性有关。强光或直射光来自点式光源,像晴朗天空的太阳或无阴影的强光灯。强光能增加对比,可根据光源方向的不同增加或降低质感和透视性。漫射光是照射到题材前就散发的柔和光。多云天的光线是柔和的。不足直射到被拍摄物体,而是由天花板反射回来的光也是柔和光。柔和的光线减弱反差,但因色调的差异不太强烈,形状、线条和质感也不太明显。


    光线照射的方向同样对形式要素有影响。柔和光无特定照射方向.它是非直接的.似乎来自四面八方。而一般强光或直射光有三个基本照射方向:正面照射、侧面照射和背面照射。


    光线射在离照相机最近的被射物体上,就是正面光。正面光作用明显,可以产生强烈反差。但这种光线角度可以消除阴影,从而降低某些正面照明画面的透视性。


    光线在画面的一侧,使阴影穿过画面.这就是侧面光。侧面光产生的阴影能衬托对比,并常产生出横线条,质感十分突出.所以侧面光颇有动人之处。


    当光线从介于正面和侧面照明之间,或侧面和背面照明之间射入画面,都能显示出许多例面光的特点。


    当摄影者面对光源,而光线照在被拍摄物体的背面,这种光就叫作背面光。背光常产生突出鲜明的反差对比,是种作用很大的强光。背光能勾画出形状的轮廓.并能使阴影向摄影者方向伸延,增加画面的纵度感。背光对创造简洁明快的画面有益。


光和形状


    光线以两种方式创造形状:  (1)形成与环境对立的色调区;  (2)在物体周围产生光晕或边缘光作用,勾出物体轮廓的线条。第一种方式很普遍,不取决于光线的照射方向。第二种方式刚不及前一种普遍,只有当摄影者面对光源时才能出现。


    形状基本有三种:圆形、方形、三角形。正像所有颜色都是由三个基本颜色配制而成的一样,所有的形状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形状变形或组合而成,善于观察的人能除去物体的表面意义而将它枧为形状。他是用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而不是用树木、人面和建筑物来拼凑面的,以这种方法进行视觉设计,较容易取得最佳构图效果。


    所有的形状,如正方形、圆形、树的轮廓或杯子的轮廓等都是两维性的。三维物体在纸上或胶片上的投影是无深浅反差的平面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物体的位置不同,所以带来的是不同的三维物体形状。例如,照片上的四方形,实际上可能是只盒子,建筑材料或有厚度的其它物体。


    当你观察到的形状揭示了题材的作用或特征时,形状便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信息。例如,看到和拍摄一圆形后,而不知道这是球体还是茶壶底,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从侧面观察茶壶,便能看出茶壶的手把和壶嘴,提供了茶壶的形状。如果构图中物体的功能对我们理解构图有重要作用,那么摄影师就应将那物体的形状提供给我们。如果物体的作用对画面意义不重要,摄影师应寻找或创造出重要的新形状。他可以通过改变摄影方位或更换镜头,或将焦距不对准原形状,以获得这一目的。例如,站在高大建筑物的底层,采用广角镜头拍摄,摄影师能把长方形拍成三角形。

光和质感 


    尽管摄影师不能在底片上再现表面质感——如粒状、粗糙状和片状等,但他能提供给我们对这一质感的启示。他利用我们的智慧来使我们“感觉”似乎可以在照片中触觉到的质感。


    光线照射方向比其它任何因素都更能影响被摄物体的再现。一般说,侧光比正面光或背光更能表现表面质感,但介于侧背光之间的光最能突出质感。你在拍雪景时就会注意到这一点。当光线从画面上方照射在雪上时,便在每个晶体的周围都产生极微小的阴影,我们把这阴影视为表面粗糙,这种照片也能创造出增加质感感觉的闪光效果。柔和的间接光一般会消除雪中的质感,因柔和间接光不能产生阴影或闪光的效果。


光和线条



    严格地说,自然界中没有真正的线条,因为线条不是一堆,即只有长度,无宽度和厚度。但是当涉及许多薄片形状时,我们就在摄影上使用了线条这一术语。在照片中,像波浪、绿草、电线杆等物体,阴影在画面中常起着线条的作用。一切线条都是由色调或颜色的对比形成的。通常,线条是要比周围环境区更深或更淡些。


    线条有长度和位置(水平的、垂直的和倾斜的),能表示方向(即线条引导着我们的目光和思维),并创造出形状(见图23)。正是由于这些特性.线条具有很大的表现力。当你欣赏本书中的照片时,就会注意到在许多照片中,线条的位置,方向和长度,既是视觉设计的基础,又是使人产生感受的基本要素。


    善用线条的数量和位置,有助于使构图简洁,并使之具有曲感。画面中的线条越少,画面越显简洁,欣赏者的注意力不会被杂乱无章的线条所分散。但当一定数量的线条组合起来结人一整体感时,有时能形成一个好的画面。例如,数条平行的线条比单个线条更能产出动感。


    一条水平直线暗含着稳定和平静;弯曲和波浪型线条更强化平静和轻松感。一条垂直直线表现庄重呆板,但也表示强大有力之意。斜线给构图带米生气.活泼和运动的气氛.这就是为什么人物照和自然照中常用斜线的缘故。倾斜的位置最富有动态感,因为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倾斜是受到垂直或水平方向碰撞所致。任何畸形或不正常的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斜线比短斜线更有动态感。含有数条长直线条的构图,无论线条的方向如何,都有可能产生显著的视觉作用。


    曲线一般比直线要弱些,但对视觉设计同样重要。由于曲线不是直接到达终端,所以它给欣赏者的含义是显得要慢些,甚至有点迷茫。


    线条不一定非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有实感线条和隐舍线条之说。例如,在照片左下角有一深色的大物体,右上角有深色的小物体,我们就能想象出一条斜直线将两个物体连接起来。这就是隐含线条。同样,白色表面上的黑色实体形状或人物侧面像没有实际存在的轮廓线条,但我们仍可辨析线条的轮廓。一般只有在背面光时才产生出清晰的轮廓线条,背面光通过照亮物体的边缘,勾画出不透明物体的形状。以深色草地为背景,逆光拍摄的羔羊.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光和透视感


    虽然照片只是一张无厚度很薄的胶片或相纸,但却易创造厚度感和透视性。其实,这就是被摄物体所受光线的亮度、光质、方向及光色所产生的透视效果。


    (1)画面内的光线强度是不同的,光线的对比有助于形成纵深感。浅色物体显得比实际距离近,而深色物体则显得远些。但也有特殊情况显得十分重要,例如,由于大气层中气体反光的作用,使起伏的山峦距离越远而色调越淡。当小面积的深色或浅色调为反差强烈的对比色调包围时,便会产生向前移动的效果。色调的对比量,在画面内与其它色调的相互关系,以及某些特定色调区域所占据画面的大小,都是体现透视的重要因素。


    (2)光质影响透视性。光线照射越直接,亮度越大,画面色调对比越鲜明。强光能增加纵深感,例如,某一物体表面粗糙,在受直射的强光,而不是受柔和的间接光的照射时,便更能真实地反映质感。多云天的柔和光线或反射的闪光灯能消除阴影,却严重地影响了透视作用。


    (3)光线的方向对透视影响很大。正面光使阴影落在被摄物的背后,消除色调对比,淡化透视。背面光能产生对比和线条的阴影,使之隐约地表现出距离,增强透视感。但背面光在有的情况下,也会消除透视效果。例如,用逆光拍摄人像时,由于脸部无色调变化而呈黑色,使人脸成为二维图像。侧面光可以突出质感和产生色调对比,创造透视效果。在拍摄一排大树形成的水平阴影,只有当阴影从前景到后景逐渐变窄,你才会感到有纵深感。换句话说,减小阴影面积与造成阴影的侧光是同样重要的。产生强烈的纵深感是从画面的任何一角射入的光所造成的,因为这种光线能产生斜线条阴影似的。使之从前景穿向后景,或以别的方式表示深度。


    (4)颜色能影响深度透视。在日光的照耀下,暖色距离向前靠,冷色距离向后靠。在同等距离内.鲜红色的物体比鲜蓝色物体距离似乎靠前些。此外,某种饱和突出的本色(红色)要比该色的靠色(粉红色)显得更近些。



透视与其它变量 


尽管本章准备将这些可变因素与光分开研究,但还有一些影响透视效果的可变因素,它们仍受光线强度、光质和光色以及光照方向等方面的影响。


    (1)清晰度:轮廓清晰的物体比因聚焦、雾色或其它自然因素所致而不太清晰的物体,显得距离更近些。例如聚焦清晰的叶子,一般比聚焦不清晰的叶子显得似乎距离近些(尽管聚焦不清晰的叶子实际上要近些),但由于前景中的物体在焦点外,便可能产生光的幻视,有时对物体的位置很难判断。


    (2)尺寸:一般说来,物体越大,距离显得越近,尤其在对形状凡样或相近的小物体对比时,更为突出。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是如此——物体越近,形状越大。这些透视概念为生活中的一般常识。相对尺寸太小或比例关系确实能强烈地表示距离远近,但摄影者很难在自然界中寻找到与其相反的现象。有时摄影者有意在画面中加入另一物体,才得以增加比例,提高纵深感。例如一条渐渐消逝在远方的草原之路,无法产生强烈的纵深感。那么,摄影者可以等待一辆小汽车出现在遥远的水平线上,借以“校正”我们的视觉差。只要不损于照片的主题就可表现。如在荒野中增舔个人物,也有可能会增加比例感,但也可能削弱照片中的环境气氛。


    (3)布局:画面的下半部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并显得比上半部画面距离更近,特别是水平线靠近画面中心就更是如此了。底部画面的物体一般显得比上部画面的物体距离近些。这也是与生活的真实相符合——近物体一般比远物体在空间中占有的位置显得更低些。


    置于一个物体前面的物体,距离显得较近,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的确是近些。即便在前景中的物体比后面物体要小的情况下,我们也能观察到这一点。因此,重叠常是创造透视感的重要因素。


    (4)斜度:斜线如斜放的水平或垂直线,显得很不稳定。斜线可增加张力,使构图具有动态感。而张力表示运动,意味着运动的空间。尽管在照片的平面上,斜线可向上指或向下指,也可向前倾向或后倾。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转复为对照片中空间的理解,由此而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想象。


    光线、变形和其它可变因素都影响着我们感受照片的纵深度。一般透视是顺之其然而形成,你大可不必过多地考虑。如果你感到画面的纵深感会产生某种错觉,可以适当增减透视来提高画面素质,这样方可采用前面提到的技巧。应仔细察看自己的照片,能否通过光线的变化、变形以及其它因素的变化来改善透视效果。但不要让这些理论所迷惑,影响你的摄影实践。


形态


    从一般形态的表现意义而言,形态是泛指。能概括某一具体物体的外在形式以及根据形式所显现的理念模式。例如,橡树或榆树的外在表现都为“树”或“树的属性”,为之称为一种感性概念;即橡树、桦树、云杉树、松树以及其它各种树的形态。物体的外在表现形象也常显示更为抽象的概念。例如,有人隐喻树是坚韧,花是娇媚脆弱。虽然这些概念仅反映到某一物体的感性认识或一般形态,但是,它们比“树的属性”要抽象得多。实际上,题材作为抽象的特征——如坚韧或脆弱——也可称之为形态转化的形式,即照片的表现主题。

以上内容由郑州摄影培训班小编整理发布

  • 上一条信息:
  • 下一条信息: